香港丰富多彩的跑步与行山文化,令人难以抗拒积极好动的生活方式。然而,若你正受足底筋膜炎困扰,那份疼痛可能会成为你参与马拉松或攀登高峰的阻碍。无论你是热爱跑步、行山,还是单纯享受活跃的生活,这份指南将为你提供实用建议,助你有效管理并克服足底筋膜炎。

认识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导致脚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成因是足底筋膜发炎,这条厚实的带状组织横跨足底,连接脚跟骨与脚趾。这条重要的组织不仅支撑着足弓,还能吸收震动并协助行走。一旦发炎,连步行都可能变得剧痛难忍。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
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状是足底出现刺痛感,尤其是脚跟和足弓周围。疼痛在以下情况最为剧烈:
- 早晨起床后的最初几步
- 长时间坐着或站立后
- 在硬地面上行走时,由于冲击力和压力增加而痛楚加剧

常见成因
虽然足底筋膜炎的确切成因未必总是明确,但以下几种因素可能导致其发生:
- 过度使用与高冲击活动:长跑、跳舞或长时间站立都可能对足底筋膜造成过度负担。
- 年龄:最常见于40至60岁之间的族群。
- 体重过重:额外的体重会对足底筋膜施加更多压力。
- 不合适的鞋履:缺乏足够支撑或缓冲的鞋子可能增加足部的负荷。
有效的居家治疗方法
在寻求专业协助之前,你可以尝试以下自我护理策略来缓解症状:
- 穿着支撑性佳的鞋履:选择有良好缓冲且稳固的鞋子,并避免赤脚行走。
- 休息与恢复:减少高冲击活动至少一周,以促进愈合。
- 伸展运动:进行小腿伸展运动,每组30秒,共三组,有助于放松肌肉并减轻疼痛。

专业治疗方式
若居家治疗未能缓解症状,可以考虑以下临床治疗方式:
- 低拉岱氏贴扎法(Low-Dye Taping):支撑足部,减少过度扁平化,并减轻足底筋膜的压力。
- 定制矫形鞋垫:度身订制的鞋垫能提供针对性支撑,改善足部对齐并减轻压力。
- 软组织松动术、按摩与干针疗法:这些技术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并分解足底筋膜的粘连组织。
- 震波治疗:利用高能量声波促进愈合,增加血流并分解疤痕组织。
- 手术选择(最后手段):
- 腓肠肌延长术(Gastrocnemius Recession):延长小腿肌肉以减轻足底筋膜的张力。
- 足底筋膜松解术(Plantar Fascial Release):部分切开足底筋膜以缓解张力与疼痛。
预防足底筋膜炎
采取积极措施可以帮助你避免患上足底筋膜炎:
- 运动前后进行伸展:保持灵活性并降低拉伤风险。
- 适当休息:在剧烈活动后给予双脚充足的恢复时间。
- 定期更换运动鞋:每六至九个月更换一次,以确保双脚获得最佳支撑。
- 避免在硬地面上赤脚行走:穿着有缓冲的鞋履以保护双脚。
透过遵循这些策略,你可以继续享受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不受足底筋膜炎的困扰。重视足部护理并及早采取行动,让你能轻松自在地保持活跃好动。
此文章所提供的资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意见。明德国际医院及明德医疗中心对读者在阅读后所作出的任何决定并不负上任何责任。